中学财务挪用公款660余万!学校须筑牢内控管理“防火墙”

新世纪
2025-09-19
图片


近日,重庆市梁平区袁驿中学报账员唐龙裕挪用公款660余万元一案引发广泛关注。这名从业18年的“资深”报账员,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先后20次挪用学校代收费及财政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和股票,直至区纪委监委在核查其他线索时偶然发现异常转账,案件才浮出水面。尽管唐龙裕在案发前已归还全部款项,其行为仍严重破坏了教育资金安全,直接侵害了学生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该案并非个例。近年来,多地中小学相继曝光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虚报开支等事件,反映出部分学校在内控机制建设、资金监管等方面仍存在明显漏洞。唐龙裕一案中,共有6人被追责,包括时任校长、分管副校长、总务主任及区教委结算中心人员——这充分说明,若监管责任未能逐级压实,则“小岗位”同样可酿成“大问题”。


01
案件暴露出的内控薄弱环节


从此案细节可以看出,袁驿中学的内控管理至少存在三方面问题:


岗位制约缺失:报账员同时经手资金收支、账务处理及银行操作,权力过于集中,缺乏起码的职责分离;

审批监督流于形式:在近八年里先后挪用20次竟长期未被发现,说明资金支出审批、对账审计等环节严重失效;

关键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唐龙裕在忏悔中提到“以为只要最后钱不少就不会被发现”,暴露出其对公款性质、法律底线缺乏基本敬畏。


图片


02
构建“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内控机制


要实现学校资金管理的规范和安全,必须从制度、技术、文化三个层面系统推进内控建设:


1. 健全制度,强化制约


应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明确划分资金管理中的授权、执行、记录与核对等职责,杜绝同一人办理资金业务的全过程,形成岗位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例如,报销审批与资金支付、账务处理与银行对账等关键环节须由不同人员分工操作。


做到两个分离:


图片


同时,各校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分级授权审批制度,依据资金用途及金额明确各层级审批权限。对于大额资金使用,必须实行集体决策或多级复核,并完整保留审批记录,确保全程可追溯、可审计。


例如,某中学规定单笔支出超过8000元需经校级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策;某教育集团旗下中学单笔支出超过20000元须报集团审批;某中学单笔支出超过40000元则需报请区教体局审核备案。


●   此外,应建立定期轮岗制度,对财务管理等敏感岗位实行强制轮岗,避免因人员长期任职形成操作惯性和监管盲区,有效防范潜在风险。


2. 透明运作,技术赋能


●   应积极推动财务信息公开,建立常态化的财务披露机制,定期向教职工全面、详细公示各类收支明细、预算执行情况和重大资金使用结果,广泛接受内部监督与质询,打造“阳光财务”。


●   同时,应引入集成化、智能化的数字化财务管理平台,实现资金流程线上化管理、银企直联对接和异常交易实时监测预警,通过系统规则预设和流程锁定的技术手段,将所有资金流动纳入规范化、透明化轨道,极大减少人为干预和操作空间,提升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审计性,从源头上遏制违规行为发生。


3. 加强教育,筑牢防线


●   需持续开展财经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及廉洁风险防范教育。针对不同对象设计差异化培训内容,不仅覆盖财务人员,也应将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及涉及经费审批、物资采购等关键岗位教职工全部纳入教育范围。


通过组织案例剖析、旁听庭审、廉政谈话等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员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使“公款姓公”“规范操作”成为基本职业信念。最终在单位内部积极培育依法办事、廉洁自律的文化氛围,实现从“被动约束”到“主动遵守”的转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图片


03
落实监管责任,强化问责机制


内控的有效性最终依赖于责任落实。应明确校长是财务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员分别承担相应职责。同时,上级主管部门须履行监督指导职能,定期开展专项审计和交叉检查,对发现的问题“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警示一片。


可成立内控制度领导小组:


图片


唐龙裕案件发生后,梁平区教委已引发《规范教育系统财务管理的实施方案》,推动全区学校开展自查自纠和交叉检查,这正是从“个案整改”迈向“系统治理”的关键一步。


学校财务安全事关教育公信力和学生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疏忽。唯有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强化技术监管、提升人员素养、压实主体责任,才能有效防堵管理漏洞。


让学校真正筑牢学校资金安全的“防火墙”,还校园一片清朗公正的环境。


《“学校内控制度”资料》

免费领取

图片
图片


为了帮助学校做好学校内控管理工作,“云南校长界”特地整理了《“学校内控制度”资料》,包含民办中学内控管理制度、学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学校采购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中小学学校内部控制制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领取方式:
点击下方二维码,添加吴永春博士微信,发送“学校名称、个人姓名和职务”获取。


图片

- 扫码获取资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