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季学期德育日历来啦!一起解锁德育新思路!

新世纪
2025-08-28
图片

德育,是塑造灵魂的工程,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石。2025年春季的月度主题德育指南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实践。面向金秋新学期,如何系统深化、创新突破、确保实效?


《2025秋季学期德育工作指南》 为您而来!这份实操宝典,融合成熟经验与创新思路,系统规划月度主题,深度赋能德育实践,引领学校构建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德育新格局。


图片

2025-2026第一学期

德育日历


为助力中小学管理者、德育部门及班主任精准规划德育工作,“云南校长界”精心整理制作了《2025-2026第一学期德育日历》。本德育日历以“五育并举”为纲领,贯通家国情怀、习惯养成、文化传承与生命教育四大维度,系统构建21周全周期德育脉络——从开学启航,到教师节尊师感恩、国庆爱国教育、“九一八”历史警示、重阳孝亲实践,延展至期末法治与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提供清晰可循的德育行动指南。


↓点击查看大图

图片


小贴士

本德育日历还添加了每周国旗下讲话主题策划,以便学校管理者及班主任参考使用。


电子版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吴永春博士微信,免费获取。


图片

- 扫码添加-


图片

2025-2026年秋季学期

月度德育活动设计



#9月

与规范同行·启航养成月




第一周   9.1-9.5

主题:“理想照亮未来”开学系列活动


通过仪式教育激发情感共鸣,校长讲座构建宏观视野,教师课程实现知行合一,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夯实理想信念根基,营造“大思政”育人氛围。


①开学典礼:以“点亮理想灯塔”为主题,开展升旗仪式、学生诗朗诵《致未来》、师生共同按下“理想手印墙”,象征承诺与传承。

②校长思政第一课: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担当”为题,通过航天成就、乡村振兴等案例,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

③教师开学第一课:设计“学科+理想”跨学科案例(如用数学建模分析碳中和路径);开展“校园安全情景模拟”,强化实践意识。


主题:“铭史铸魂担使命 青春奋进向未来”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活动


助力学生将抗战精神内化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信念,外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构建起“大历史观+大德育观”的育人格局。


①组织学生通过主题班会回溯抗战历程或线上同步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

②举办国防教育讲座,邀请抗战史研究专家或老战士讲述亲身经历。

③布置校园展览,展示抗战历史资料、英雄人物事迹及学生作品。






第二周   9.8-9.12

主题:“师道传承 青蓝同辉”教师表彰大会暨师徒结对活动


以“传承·赋能·共生长”为核心,构建“荣誉表彰-师徒结对-成长承诺”三位一体活动框架,响应“教育家精神弘扬工程”政策导向,强化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动能。


①荣誉时刻:设立“桃李满园”终身成就奖、“青蓝先锋”年度贡献奖等教师荣誉奖项,强化教师职业的“荣誉感”与“价值感”。

②师徒结对:新老教师共同签署《师徒结对协议书》,明确结队任务。

③成长共筑:师徒将“1~3年发展目标”写入胶囊并封存,并约定在青年教师成长并完成师徒结对相关任务后,共同开启。


主题:“感恩信箱 师恩难忘”师生情感互动活动


通过师生、家长三方的情感互动,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同时通过匿名信箱降低学生表达压力,让感恩教育更真实、有温度。


①实体信箱:在校园设置“树洞信箱”,学生匿名投递对老师的感谢或建议,教师随机回复并张贴“暖心回信墙”。

②线上互动:开发“师恩留言板”电子信箱,支持语音、视频、手绘等多种形式,优秀内容可进而生成“师恩电子纪念册”。

③家校共育:邀请家长录制“我家老师的闪光点”视频,在学校公众号或是校园大屏播放,评选“最受家长认可教师”。






第三周 9.15-9.19

主题:“推普赋能成长 语言连接未来”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系列活动


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为纽带,构建“语言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递进式教育体系,响应《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乡村振兴”等政策要求。


①分学段开展“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节:小学开展《三字经》《弟子规》等童谣传唱;中学组织红色诗词朗诵会;高校举办“一带一路”主题演讲比赛。

②“石榴花开”书信行动:与少数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学校的学生结对,围绕“我心中的中华符号”(如长城、饺子、春节)共写一封信,要求使用规范汉字,可适当融入方言元素。

③“推普小使者”社区实践计划:学生分组进入社区,针对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开展“普通话日常用语30句”培训;或发起“21天家庭普通话打卡”活动,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用普通话读新闻”“用普通话讲家庭故事”等任务,促进普通话的推广使用。






第四周 9.22-9.26

主题:“文明之花 绽放校园”校园文明系列活动


①成立“校园文明督导队”,制定《文明行为积分卡》实施细则,设立“课间文明监督岗”。

②举办“礼仪之星”情景模拟大赛(设置问路、借物、道歉等生活场景),穿插“网络安全”知识问答。

③开展“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展,评选环保小卫士,同步进行“实验室安全”专题培训。





#10月

与家国同行·红色传承月




第五周 9.28-9.30

主题:“月映家国梦 双节共辉煌”国庆&中秋双节同庆主题活动


以“月映家国梦 双节共辉煌”为核心,融合中秋团圆文化与国庆爱国情怀,响应“五育并举”政策,打造集文化传承、实践体验、数字创新于一体的校园盛典。


①庆典启幕式:少先队员或者是高中阶段的同学朗诵原创诗歌《月光里的中国》,并由教师、学生代表共点“家国同心灯”,呼应主题。

②主题游园会:在学校室外区域开展时长为2~4小时的双节主题游园会。可设置80米“月映山河路”灯笼长廊;设置非遗传习坊,让师生体验月饼模具雕刻、彩绘、爱国主题拓印等趣味活动。

③星光音乐会:全校合唱,分声部演唱《灯火里的中国》+《水调歌头》。






第六周 10.9-10.11

主题:“护眼宣言 点亮视界”护眼宣言墙


老师为学生提供彩色卡纸、贴纸,让学生书写或绘制“我的护眼承诺”(如“少玩10分钟手机”),张贴在校园宣传墙或是班级文化栏进行展示,优秀作品还可通过学校公众号展示。






第七周 10.13-10.17

主题:“红领巾心向党 走好新时代先锋路”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5周年主题活动


将精神启蒙、榜样教育与实践引导有机融合,推动少先队员从“被教育者”转变为“主动建设者”,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先锋注入精神动能。


①旗帜传承:百名队员展开巨幅党旗,新队员掌心贴旗宣誓;老队员为新队员佩戴红领巾,赠“星火成长卡”,推动少先队精神从符号认同走向行动自觉。

②时空对话:大屏幕呈现王二小、刘文学等经典少年英雄形象,并利用AI制作少年英雄朗诵视频,同时优秀队员与“英雄”跨时空共诵《少年中国说》选段,实现历史精神与当代价值的对话。

③星火点燃:校领导、队员代表聚焦点亮显示1949-2025建队历程的数字火炬台,火炬台可保留为校园红色教育地标,持续发挥“看得见的精神坐标”作用。






第八周 10.20-10.24

主题:“抗美援朝 薪火相传”抗美援朝纪念日特别活动


①观看《长津湖》等红色影片并撰写观后感,开展班级影评会。

②举办“英雄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

③制作“致敬最可爱的人”主题手抄报,在校内长廊或班级文化栏展出。






第九周 10.27-10.31

主题:“重阳敬老心 温暖伴我行”重阳节主题活动


通过各式实践活动,将重阳节从节日符号转化为可感知的孝道教育,培养学生尊老敬长的传统美德与社会责任感。


①敬老院暖心行动:组织学生前往社区敬老院,开展“三个一”行动——表演一个节目、赠送一份手工礼、完成一次互动(陪老人聊天、捶背、下棋)。

②重阳文化探秘:班级开展“重阳知识擂台赛”:通过PPT讲解习俗起源,分组抢答“重阳别称”“登高寓意”等问题;创作“我家重阳故事”手抄报,展示家庭敬老传统(如祖辈教做的重阳糕)。

③家庭小孝星挑战:布置“七个一”任务——为长辈捶一次背、洗一次脚、做一件家务、说一句感恩话、写一封感谢信、拍一张合影、学一道长辈爱吃的菜,家长拍摄孩子完成任务的照片/视频,上传至班级群,评选“最佳孝星”,并颁发电子奖状。





#11月

与阳光同行·活力创造月




第十周 11.3-11.7

主题:“安全成长三部曲:实战·创意·思辨”校园安全综合教育行动


①实战化疏散演练:教学楼内模拟烟雾环境(使用无害烟雾机),进行全校消防安全演练。

②技能实操培训:消防员讲解灭火器“提拔握压”四步法,演示如何灭火;学生代表在消防员指导下实操灭火,教师拍摄视频发家长群,进行灭火器等消防安全设备实操培训与科普。

③互动式知识巩固:设置教室/宿舍/厨房场景展板,学生用贴纸标注“违规使用电器”“堵塞消防通道”等隐患;并进行有奖问答,消防员提问“火警电话”“逃生三要素”等,答对者获“消防小卫士”称号。






第十一周 11.10-11.14

主题:“心光引路 友善同行”校园心理健康赋能活动


搭建学生心理问题的“缓冲带”,培育校园友善文化的“生长点”,助力学生成为情绪的管理者、关系的建设者,让校园成为温暖与理性并存的成长沃土。


①开展“拒绝欺凌”签名承诺活动,设置校园意见箱收集匿名反馈,并增设“心理疏导”热线。

②举办“心理情景剧”排演,聚焦同伴关系处理技巧、个人心理健康引导,同步进行“防性侵”等专题讲座。






第十二周 11.17-11.21

主题:“以体育德 以赛铸魂”校园运动盛会


通过各项活动,将校运会打造为校园体育文化IP。活动既要传承“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又要赋予传统赛事现代魅力,助力学生在竞技中锤炼意志,在荣耀中增强集体归属感。


①星耀开幕式:利用无人机编队组成校徽、奥运五环等图案震撼开场;各班级方阵手持定制发光班旗,演绎如唐代蹴鞠、宋代捶丸等“朝代体育”主题秀,丰富开幕式的展现形式;师生代表传递“火炬”,发扬体育精神。

②阳光大课间:可在开幕式结束后,进行阳光大课间比赛,并评出前三名。

③运动激情赛:全校师生均参与到运动比赛中,增强运动氛围。

④荣耀闭幕礼:颁发3D打印的“校运冠军”奖杯,同时学校大屏播放运动混剪视频,全场齐唱《追梦赤子心》;如若经费允许,还可定制“校运纪念币”,增强仪式感。






第十三周 11.24-11.28

主题:“心怀感恩 与爱同行”感恩主题活


①各科教师可适当布置“感恩主题”实践作业,记录每日值得感谢的人事物。

②班级内部开展“为父母做件事”家务劳动打卡,家长反馈评价表。





#12月

与生命同行·温暖守护月




第十四周 12.1-12.5

主题:“明法知行”法治教育双轨行动


通过普法讲座及模拟法庭等活动强化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并通过法官、律师的专业指导,在校园播撒法治精神的种子,助力构建平安、有序、文明的成长环境。


①“法官面对面”法治讲座:法官以“校园欺凌的罪与罚”“网络诈骗的千层套路”等内容为主题,结合真实案例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同时设置“法律盲盒”互动环节,学生抽取情景卡(如“捡到手机不归还”),现场判断是否违法并说明依据。

②“模拟法庭”实战演练:选取改编自真实案件的剧本(如未成年人盗窃案),学生分饰法官、律师、被告等角色;法官现场指导庭审流程,律师点评辩护策略,最终由学生代表宣读“模拟判决书”。






第十五周 12.8-12.12

主题:“勿忘国耻 砥砺前行”国家公祭日主题活动


将国家公祭日从“历史节点”升华为“和平课堂”,引导学生从“受教者”转变为“和平传播者”,厚植“铭记历史、面向未来”的家国情怀。


①举行“国家公祭日”默哀仪式,观看历史影像资料,开展“和平教育”主题班会。

②开展“和平鸽”手工制作活动,寄托对和平的祝愿。

③举办“辩论或演讲赛”,铭记历史、面向未来。






第十六周 12.15-12.19

主题:“冬至阳生 岁暖情长”冬至主题活动


既在烟火气中培育生活技能,又在墨香里厚植文化基因,更通过地域民俗的碰撞交融,让学生理解“和而不同”的文明智慧,让传统节气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小家与大国的文化纽带。


①组织“包饺子迎冬至”劳动实践课,学习传统面点制作。

②开展“冬至诗词大会”,以飞花令形式竞诵经典诗词,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③布置“我家冬至故事”征文,收集各地民俗差异,增设“民俗展览”角。


主题:“莲开廿五载 同心向未来”澳门回归纪念日主题教育


①国旗下的回归课:举行室内升旗仪式,播放澳门回归交接仪式视频片段;班主任讲解“一国两制”方针,展示澳门地图对比(1999年与现在)。

②爱国故事会:学生分组展示:用贴纸、照片布置班级“澳门文化角”(大三巴、葡挞等元素);《七子之歌》集体诵读;进行澳门区旗颜色、回归年份等基础知识快问快答。

③“同心寄语”行动:每位学生在便利贴上书写“我对澳门说句话”,贴在班级“莲花墙”上;优秀寄语通过校园广播站朗读,并同步推送至家长群。






第十七周 12.22-12.26

主题:“辞旧迎新 筑梦未来”跨年班级活动


①开展“新年心愿树”活动,师生共同书写目标卡片,进行“假期安全”承诺签名。

②组织“年度德育表彰大会”,颁发“文明班级”“进步之星”等奖项,增设“安全标兵”专项奖。






第十八周 12.29-12.31

主题:“拾光·拾梦·拾年”2025元旦非遗文化跨年夜


将跨年晚会转化为文化传承现场。非遗工坊让学生在动手中感知传统温度,跨代对话以实物载体链接过去与未来,让元旦成为连接代际、对话世界的文化纽带。


①非遗焕新工坊体验:开场前2小时设置非遗市集,让学生跟传承人学做剪纸窗花、扎染围巾,作品作为跨年道具使用;现场投票选出“最受欢迎非遗作品”,获奖者获赠《非遗少年》认证徽章。

②时光剧场跨界演出:

第一幕·拾光:民乐团演奏《茉莉花》,背景屏播放学生采访爷爷奶奶的“年代记忆”视频;

第二幕·拾梦:学生社团表演/班级表演,主题是非遗文化,可融合现代科技进行多元展示;

第三幕·拾年:全体师生合唱《明天会更好》,手持自制非遗灯笼形成流动光河。


主题:“破界·共生·向未来”2025科技跨年主题周


科技节活动既培育“敢想敢做”的科创精神,又能通过废旧材料改造传递可持续理念,让科技成为连接现实与未来的桥梁,在跨年时刻种下探索的种子。


①“未来工坊”沉浸体验:学生用编程软件生成“2025新年贺卡”,优秀作品通过校园大屏轮播;现场设置各式科技创意体验装置,学生可自由选择打卡参与。

②跨代创客赛:师生与家长组队,24小时内用废旧材料改造“智能家居模型”等相关作品;设立“最脑洞奖”“最实用奖”,获胜作品可获科创礼包。

③绚烂科技秀:无人机编队组成“2025”字样等各式科技秀。





#2026年1月

与未来同行·创新启动月




第十九周 1.4-1.9

主题:“勤奋为舟 志向为帆”期末复习周主题活动


期末的钟声已敲响,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次对意志的淬炼。复习不是孤军奋战,而是携手共进的航程。


①配合教务处举办“期末冲刺动员会”,优秀学生分享复习方法,增设“考试安全”提示环节。

②开展“目标宣言”签名墙活动,制定寒假学习计划,同步进行“假期交通安全”教育。

③组织“班级进步之星”评选,制作事迹展板。






第二十周 1.12-1.16

主题:“复盘·突破·共长”学期德育工作深度反思会


通过反思会,从经验交流升华为能力提升场域,既沉淀可复制的德育方法,又解决真实痛点,推动德育主体、班主任团队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①举办“学期德育工作反思会”,班主任交流经验。

②问题解剖:现场发放“德育痛点问卷”,收集各班典型问题(如手机管理、情绪疏导),分类整理后分组研讨,每组输出“问题树”(现象-原因-对策)。






第二十一周 1.19-1.23

主题:“安全相伴 快乐假期”寒假安全主题活动


寒假的脚步渐近,这是一段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更是一场关于“安全成长”的必修课。


①开展“寒假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强调交通、防火、防诈等事项,增设“安全自救”实操培训。

②发放《寒假致家长一封信》,明确假期安全要求。

③组织“新年祝福”视频录制活动,收集师生新春寄语,同步进行“烟花爆竹安全”教育。

④完成德育档案归档,制定下学期工作计划。




“全员参与、持续创新”是德育工作充满活力的关键。


2025年秋季学期,我们要以“深耕”的态度,把德育渗透到每堂课、每项活动以及每个细节之中,培养出心系家国、兼具文明素养的时代新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