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脚步越来越近,作为学校管理者,唯有抓住开学前后的核心环节,才能推动各项工作从“物理衔接”升华为“化学融合”,实现高效能、高认同的平稳起步。
开学前:
七项核心筹备,谋定而后动
(1)锚定方向,规划先行
清晰勾勒新学期学校发展蓝图,锁定特色课程深化、教学质量攻坚等核心任务,为全体教职工提供行动指南——明确“往哪走”、落实“怎么干”并预期“干到何种程度”。
①模糊变清晰:目标具体化。如“加强德育”需细化为“搭建家校共育平台,完善德育考核办法”等具体措施。
②被动变主动:别光等上面布置任务,要主动聚焦“卡脖子”问题。如针对师资流失,规划中需明确“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待遇提升方案”等相关解决措施。
③抓整体重特色:兼顾全局与亮点。如谢家湾学校以“小梅花课程”为核心,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整合创新,形成了自身的独特优势。
(2)思想引领,凝聚共识
精心设计教职工大会,清晰传达新学期工作思路与重点举措。目标通过深度交流激发共鸣,统一思想,引导全体教职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集体动能。
“1”:汇聚一股力,拧成一股绳,共同守住教育的初心坐标;
“2”:锚定两个核心任务——继续打磨真实有效的课堂和构建生动丰富的课堂外成长场域,定好全年工作的聚焦点;
“3”:守好三条线——校园安全红线、师德师风防线及制度流程规范线,保证不越线、不出事、不掉链子,做到教育从容;
“4”:打好四场硬仗——教风重塑、学风提升、文化共建及服务提效,为学校打造精气神与新面貌。
(3)优化配置,人尽其才
依据新学期工作需求,动态调整团队结构。精细考量教职工专业优势,科学定岗定责,力求做到人岗高度匹配,最大化释放团队效能。
需求导向定岗:根据新学期重点任务,如新课程开发、薄弱学科攻坚等,动态设置关键岗位;
能力画像匹配:建立教职工“能力-特长”档案,结合岗位核心要求精准匹配;
发展通道并行:设置教学骨干、管理人才、项目负责人等多元发展路径,激励人岗适配并持续成长;
公平公正定岗:严格规范工作流程,明确各环节的标准和要求,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保障岗位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4)赋能教师,蓄力启航
组织新课标解读、教学方法研讨、学期目标解析等针对性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收心归位。同时,可适当要求教师提前完成开学课程准备,确保教学开局稳健顺畅。
(5)细化落实,责任到人
将党建、教学、德育、后勤等关键计划分解为可执行任务,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时间节点与预期成果,确保计划从纸面落到地面,杜绝空谈。
(6)筑牢防线,安全至上
对校园设施、消防、饮食等进行地毯式安全隐患排查。同步完善突发天气、意外事件等应急预案,清晰界定各岗位安全职责,确保开学前校园安全无死角。
明责任:定人定岗定安全职责,落实考核;
立规矩:建章立制,明确职责、排查范围/方法/周期、隐患管理全流程要求;
定重点:基于风险辨识,可参考属地《教育系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指南》《风险清单与责任清单》《平安校园评审标准》目录,确定重点部位,建台账审批;
常排查:制定隐患判定标准(人/物/环/管),编制排查表;常态化开展月度综合查、专项查、季节性/节假日查、日常查,做好记录;
分类报:隐患按责任/频次/专业分类,按一般/重大分级;每月公示(位置/责任/进度/警示);重大或危及公共安全的隐患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严治理:制定治理方案(目标/措施/资源/责任人/时限/预案),落实监控,过程留痕;
重验收:评价治理效果,确认防复发,多方签字确认;
建台账:建立治理台账,按特性/原因/部位/时间/级别/频次统计分析,预测预警。
(7)复盘迭代,持续精进
深度剖析上一学期工作中产生的经验与教训,聚焦痛点制定切实改进的方案,避免重蹈覆辙,为新学期工作的质量跃升打下坚实基础。
开学后:
五项重点发力,秩序质量并重
(1)精准部署,明确路径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任务指令,同时阐明操作路径与成果标准,确保人人心中有数、行动有方。
以下为2025年秋季学期每周工作安排,以供参考——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本安排表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全力保障学期目标圆满完成。
(2)平稳过渡,安全护航
以“学生平稳适应、校园秩序井然”为核心目标。
班主任需及时跟进学生假期状态,做好收心引导与新生入学管理;
政教处(或少先队)精心组织适应性主题活动,规范学生行为;
各部门协同联动,责任到岗到人,保障校园安全与日常运转流畅。
(3)聚焦课堂,师生共长
严格执行教案检查、常态听课评课等教学常规,守好教学质量生命线;推进教研活动、师徒结对等专业发展项目,赋能教师能力提升,筑牢学校发展的教学核心基石。
以“三维监控框架”建立闭环体系,提升育人质量:
目标维度:学业设“基础+拓展+创新”三级标准(例如核心知识点掌握率≥90%);教学行为按《黄金标准》落实(例如分层作业100%);教师实施“三格培养”(例如新教师1年入格)。
过程维度:教案“双审”(例如查学情分析);课堂用“四维度量表”评估,行政日查30%班级;作业“三查”,严控课堂时长。
结果维度:学业“双轨分析”(例如班级均分差≤5分);教学效果三方评议(例如满意度低于85%需改进);用“成长增值模型”算增值分,作为评优核心指标。
(4)畅通协同,凝聚合力
级群等渠道密切家校联系;高度关注学生思想动态,有效化解潜在矛盾,营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
(5)科学评价,导向发展
建立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涵盖学业进步、习惯养成等多维度。同时,构建融合师德师风、教学实绩、教研成果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与激励机制,以科学评价引领工作方向,激发内生动力。
开学工作千头万绪,唯有聚焦关键环节、谋定而后动,方能在纷繁事务中厘清脉络、高效运转,为整个学期奠定稳健前行、迈向卓越的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