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高考:昆明王者归来、曲靖亮点频出、临沧强劲、昭通超常......

2024-09-06

2021年,红河州快速成长,临沧保山平稳,大理玉溪衰落……

2022年,曲靖昭通亮眼,玉溪垮塌,大理落寞,文山普洱困惑……

2023年,昆明曲靖稳定发挥,临沧一战封神,玉溪文山发力,边疆大放异彩……


2024年,是云南新课标老高考的最后一年,是云南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云南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承上启下之年。


2024年高考成绩公布,情况如何?


首先直接看各州市2024年全省文理前50名的情况(今年数据极难搜集,我们多方查找、核对,如有错误还请指正):


图片


可以看出,省会昆明,2024年高考重回巅峰,文理前50名47人,占42%,可算是“扬眉吐气”“王者归来”,老大还是老大。


曲靖是高考界的常胜将军,年年都上演着“寒门出贵子”的励志剧,2024年曲靖仍然优秀,但是相对下滑。


临沧今年的表现,依旧延续强劲势头。全省前50名里,临沧一中占了12%,简直是教育界的“逆袭之星”,堪称边疆教育奇迹。


昭通今年有大惊喜,超常发挥了。文山迎来了近几年的0突破。


去年成绩耀眼的德宏州今年却遭遇了“滑铁卢”;作为明清时期考取进士人数最多的红河、大理等地,红河平稳,大理疲软;保山、玉溪依旧是“稳”字当头,波澜不惊。


图片

(图源:公众号“拥抱印度洋”)


图片

一级一等完中与地州各校

百花齐放


全省前50:昆明、曲靖、临沧占领高地


从全省前50名的分布表格来看,昆明、曲靖、临沧仍然是云南的教育高地。


昆明作为云南教育“老大哥”,资源丰富,名校云集,每年高考成绩都稳坐前列,就像是那个永远的优等生,让人羡慕嫉妒恨。加上今年边疆加分政策修改后,很多边疆学生,特别是德宏州和保山市加分幅度减少,因此这些地方高分段大幅度下滑,流向了昆明,昆明高分段暴增。


近几年被曲靖一中、临沧一中追得喘不过气来的师大附中痛定思痛,今年一举扳回“一哥”地位,全省前50名的人数达29人,比去年增加10人,成为全省前50考生人数最多的学校。


云南民大附中今年在高考战场上大放异彩,那可真是教育界的“火箭队”,一飞冲天。全省前50名的榜单上,他们超越了历史悠久的一级一等学校如昆一中、昆三中这些“老大哥”,位列昆明第二、全省第四。一本率更是高达98.49%,这数字几乎引领全省,闪得让人想戴墨镜。


值得注意的是,民大附中凭借“低进中出、中进高出”的教育奇迹,证实了转化教育成果的强大能力——学生们进去时可能还是“青铜”,出来就成了“王者”。追溯三年前,民大附中的录取分数线约为545分(满分为600分),较之师大附中、昆一中、昆三中等传统名校,门槛至少低了10余分,这无疑彰显了学校教育增值的非凡潜力。


图片
云南民大附中近四年高考情况


在云南,基础教育实力出类拔萃的地级市,非曲靖莫属。今年,曲靖市高考成绩虽有下滑,但亮点频现,尤其在会泽县,四所中学:会泽一中、东陆高中、茚旺高中、文渊中学均有学生跻身全省前50名,共计4人,充分展现会泽县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与各校教育质量齐头并进


宣威是曲靖的另一个教育重镇,宣威六中去年一本率达到了90.96%,这对于一所县城中学来说绝对是一个奇迹。带领宣威六中将一本率从20%提升至90%的何学平老校长去年到勐海中学担任校长,严显本接任宣威六中现任校长,尽管换了校长,今年宣威六中的一本率88.6%,依然相当优秀,更有两名学生突破重围,挺进全省前50。


此外,富源县胜境中学成为了今年高考的一匹“黑马”。胜境中学过去几年在全省顶尖生源的培养上鲜有建树,但今年却打破了这一局面,两位学生脱颖而出,进入了全省前50名。


曲靖各地高考成绩的新突破,不仅体现了各学校在教学质量上的不断追求与进步,也映射出曲靖市教育整体实力的稳步增强和教育生态的健康发展。



临沧一中——


去年“超神”的临沧一中,今年整体成绩没有因为校长换任而下滑,一本率反而有所提高。今年文理科分数线都有了相应的上涨,高考难度整体比去年低,加上边疆加分政策今年由20分变成10分,所以边疆学校的尖子生人数没有那么突出。临沧一中全省前50的尖子生人数下降了,但600分人数和一本率比去年都有所提升,一本率甚至直逼曲靖一中。


去年临沧一中登顶全省第一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临沧一中只是今年成绩好,明年不一定了”,都很不服气。更有人认为主要是临沧一中沾了“疫情”的光,疫情期间云南各地高中几乎都受到了影响,三天两头地停课、上网课,正常的教学都得不到保证。反观临沧一中在三年疫情期间,基本保证学生在校正常学习,这对比停课的学校就是优势。


今年临沧一中成绩虽然不如去年那么亮眼,但是综合考察前50名、600分人数、重本率等各项指标后,临沧一中是全省第二,仅次于师大附中。说明了临沧一中优异的表现并非仅仅依赖外部环境的偶然优势,而是学校综合实力和教育管理策略的体现。



腾冲一中——


这所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一级一等完中,近年来在高考战场上屡创辉煌,不仅一本上线人数及600分以上高分段学生持续占据保山市的半壁江山,今年的高考更取得骄人成绩,4名学生挺进全省前50名,这在地域偏远的边疆地区实属难得。腾冲一中的卓越表现,不仅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直观反映,也是腾冲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长期重视教育传统的必然结果。


云南省八个边境县州(市)中,去年一鸣惊人的边疆学校德宏民族一中,今年未出现在全省前50考生学校的名单中,其余五个含边境县的州市均有考生进入全省前50的学校。


地州多校紧追云南一级一等完中


从2024年全省文理前50名的情况表也可以看出,全省前50名分布的学校仅一半是一级一等完中


如果仅看云南省一级一等完中的分布情况,可以很直观地反映云南教育发展上的地域不均衡。


图片


比如作为省会城市的昆明,拥有的一级一等完中数量最多,在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拥有显著优势,是云南省教育发展的高地。


曲靖、大理、昭通、保山等地也拥有一定数量的一级一等完中,这些地方在教育质量上相对较好。而红河、玉溪、临沧、楚雄等地虽然各有至少一所,但数量较少,这些地区地方教育资源分布也更加不均衡,且高端教育资源较为稀缺。


边远地区:丽江、普洱、迪庆、怒江、文山、西双版纳等地没有一级一等完中。一直以来,云南省这些边远或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且面临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


但将一级一等完中分布情况与云南省高考前50名考生分布情况结合分析可以发现,虽然昆明教育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其他地区的学校也在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说明云南教育的不均衡性正在逐步改善。


关于一级一等学校我们还应关注几所特别的学校:安宁中学、腾冲一中、宣威六中、建水一中,这四所学校属于县域公办中学,所在地均不在州府,这几所学校均凭借强劲的实力书写了县中振兴的教育华章。当然优秀的公办县中除了这几所,还有会泽一中、会泽茚旺高中、会泽东陆高中、会泽文渊中学、昭通城南中学、大姚一中、宣威一中等。若将安宁中学、腾冲一中、宣威六中、建水一中4所一级一等县中做对比,你认为最牛的是哪一所呢?


图片

各地教育崛起

为均衡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高考,师大附中在顶尖考生数量上再度称冠,民大附中一本率紧追昆一中。临沧一中在逆境中突破,即便边疆加分政策调整,仍以显著提升的一本率和600分以上人数,巩固了全省领先地位。文山持续发力,广南上海新纪元和砚山实验中学异军突起,教育投入和资源引进的改革成果显现。会泽四所学校共揽四个全省前50名席位,再次验证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与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成功。各地教育百花齐放、佳绩频传,云南教育均衡发展迈进新里程。



昆明


图片


近年来,由于政策原因,越来越难看到昆明的学校高考详细情况,从今年所了解的数据来看,师大附中前50名考生数量重回全省所有中学第一。民大附中今年依然表现不俗,一本率直追昆一中,尖子生培养情况较好,其余老牌一级一等完中继续稳定发挥。


民大附中取得卓越的成绩并非偶然,校长李兴富秉持“莲花品质教育”的办学定位,学校教育理念与方法始终紧跟时代脉搏,通过实践、探索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将理论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学校课程体系强调跨学科整合,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培养复合型思维,拓宽了学生学习视野。


图片

2023年,民大附中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式实施集团化管理模式,构建了莲华、呈贡两地“一校两点”的一体化管理体系。集团化办学不仅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也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是凭借这一系列革新与努力,民大附中成功塑造了广受赞誉的“民附现象”,其教育品质不断提升,形成了独特的“民附品牌”。自首届毕业生起,高考成绩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八年连增,快速发展为一所集先进理念、鲜明特色与优质资源于一体的“窗口学校”,在云南教育界树立了一面亮丽的旗帜。


昆明教育资源优渥,始终领跑全省,但需要注意的是,昆明下辖7个区、3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和3个自治县,尽管五个主城区和安宁的学校表现优异,但其他区县的教育质量却相差甚大。


图片


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不仅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之后,昆明市常住人口达到846万人,而城区人口也有534万人,是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曲靖、玉溪、大理为中等城市,其余的州(市)均为小城市。2023年,昆明市以7865亿元的GDP排名第一,占云南省GDP的26.2%。


经济发展情况与教育发展情况之间通常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经济的繁荣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且教育需求随经济增长而增加,会促使家庭和社会更加重视教育。昆明,始终引领着全省的教育风向标。在全省评选出的27所一级一等完全中学中,昆明独占鳌头,囊括了10所,此外,还孕育了如云南民大附中这般广受赞誉的民办教育典范,进一步凸显了其在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与深厚底蕴。


然而,虽然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总体上呈正比关系,但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其中还受到政策导向、社会文化、资源分配效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即使经济快速增长,如果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或教育政策不当,也可能出现教育发展滞后的问题。近年来,昆明的优质教育资源就基本上集中在昆明主城区以及安宁,教育不均衡性凸显。


为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昆明近几年也做出了不少努力,并初显成效。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昆明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推进普通高中扩规提质,高中规模持续扩大,一级高(完)中县域全覆盖,全市高考质量连续多年持续提升,达到西部省会城市前列水平;科学推进集团化办学,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组建75个基础教育集团,成员校348所,覆盖基础教育各学段、各县域,新增优质学位40余万个。


图片

当前,昆明市已将集团化办学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重要路径,不断探索实践,努力整合教育资源,通过强校引领扶持薄弱学校,力促教育均衡,有效缩减了校际差异。因而,民间广泛流传着“名校遍地开花”的说法。这无疑标志着一个积极向上的教育发展趋势,相信随着这一战略的深入实施,昆明市教育的整体质量将迈上新的台阶。



曲靖


曲靖常住人口有568.8万人,全市城镇常住人口294.6万人,与大理和玉溪同等中等城市相比有很大的优势,近几年GDP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且多年增长率均超昆明市,发展十分迅猛。曲靖市的经济增长、能源产业的崛起,为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图片


曲靖的教育是云南的典范。市区的中学非常好,县城中学也非常优秀,都说寒门难出贵子,但在曲靖每年都在上演寒门出贵子,会泽近六七年就有上百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曲靖教育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曲靖市区学校小而精的办学模式,一种是县城学校大而普惠的办学模式。曲靖市区的中学,如曲靖一中、二中及民族中学,采用的是“小而精”的办学策略。这些学校凭借严格的选拔制度和较小的招生规模,能够集中优势资源,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学和更为广阔的素质教育空间。


相比之下,县城的中学,如茚旺高中、东陆高中等,则采取了“大而普惠”的模式,通过大规模招生和军事化管理,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广泛覆盖,尤其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学校尽管管理严格,但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也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发展机会。会泽等地区上百名学生考入顶尖学府的例子,正是这种模式下教育均衡发展的直接体现。


图片

曲靖各校中,曲靖一中今年依然稳居第一。2024年是曲一中的一个分水岭,是曲一中扩招后的第一届高考,高考学生近1400人,而之前年份学生人数都在900多人,人数增加,但全省前50和600分以上人数却没有大改观(对比临沧一中1200人参考,600分以上637人)。


宣威六中尖子生有突破,连续两年无全省前50的学生,今年有2人。


建校于2018年的宣威十中,今年第四届高考就取得了61.1%的一本率,一本人数突破一千,十分难得。2017年,宣威市委市政府花了5个多亿建设宣威十中,并首次采用公开选拔的方式竞聘校长,李春勇校长从众多竞聘者中脱颖而出,经过几年的办学,李校长果然不负众望,今年向百姓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图片

宣威,这片孕育了深厚人文精神的热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曾经,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者浦在廷先生、革命家卓琳同志、徐文礼将军等无数热血青年投入血与火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恢弘壮阔的时代赞歌,为宣威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宣威人自古以来便有着“能吃苦、讲诚信、敢干事、争一流”的坚韧精神,这种精神在宣威人的血脉中流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教育进步的不竭动力。宣威十中,作为当地教育新星,它的崛起并非偶然,而是宣威市深厚文化底蕴、政府高瞻远瞩以及教育创新理念共同孕育的结果。


在宣威十中的建设初期,市委市政府的大手笔投资和创新的选人用人机制,为学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领导力保障。李春勇校长的脱颖而出,不仅是因为他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更因为他身上所体现的宣威人敢于担当、勇往直前的精神特质。在治校过程中,李校长以身作则,带领团队高起点、严要求,确立“重实干、勇担当、争一流”的工作导向,这正是宣威精神在教育领域的生动实践。


宣威十中的成功,还得益于其对教师队伍的精心打造,建校之初,学校就采取全国范围内研究生招聘、面向全国优秀教师选拔,以及内部提拔等方式,组建了一支年轻化、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确保了教育质量高水平。学校注重教学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特色社团活动的开展,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进智能化、信息化教学,促进教育质量进一步飞跃。


会泽四所学校包揽了4个全省前50的学生。会泽东陆高中一本率53.8%,别小看53.8%,与去年相比提升了7个百分点。今年会泽其他学校没有公布一本率,但从去年的数据来看,会泽7所学校的成绩差距不会太大,因为会泽教育最大的的特点就是均衡,集团化办学的管理模式,七所中学,生源没有高低之分,每年招生是滚动划片,每所学校分到的生源大体相同,三年后成绩如何,看的是学校怎么教,看老师的水平和努力,这样的良性竞争模式,在全省绝无仅有。


图片

会泽教育发展的同时,也在辐射引领云南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近十年来,会泽县就向云南各地输出了近30位优秀校长,这些校长遍布昆明、红河、保山、普洱、迪庆、文山、怒江等地,担任学校校长、教体局局长等职务,近几年成绩亮眼的云南民大附中、红河州一中、保山一中的校长均是会泽走出的校长。


关于会泽走出了多少校长,我们在2023年写过一篇文章:厉害了!会泽县竟然为云南各地输出近30位优秀校长。今年各地又新增了三位从会泽走出的校长:曲靖一中副校长邓余勇(曾任会泽茚旺高中校长)、版纳州一中校长高才奎(曾任茚旺高中主任、民大附中高中部执行校长)、蒙自一中校长吴仕君(曾任茚旺高中副校长)。


近几年会泽县房价在曲靖地区最贵,尽管这与多方面因素相关,但教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不仅是会泽,曲靖这几年的教育发展都相对均衡,主城区有曲靖一中、曲靖二中、曲靖民中三所一级一等完中,县份上还有一所一级一等完中宣威六中,这些年还形成了“会泽模式”,同时,陆良、富源、师宗、罗平等县区教育也很有起色,今年富源胜境中学就以2人全省前50的成绩为曲靖教育增添了一抹亮眼的光彩。


分析每年的高考情况还可以发现,曲靖的公办高中普遍领先于民办高中。深究背后原因,一方面,公办高中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教师薪酬福利以及教学资源上占有优势。另一方面,公办高中有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且如曲一中、会泽的学校、宣威六中这类学校,均已积累了一套成熟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此外,曲靖公办高中稳定的生源基础,进一步巩固了教育典范的地位。



昭通


昭通,作为滇东北的文化重镇,拥有悠久的文学传统。昭通文学家群体的活跃,共同构建了滇东北文学的繁荣景象。这些文学活动不仅丰富了云南乃至中国的文学图谱,还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增强了文化自信,对当地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青少年接触和热爱文学,提升文化素养。教育,在文化激流的滋养下,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图片
昭通古城


昭通的教育成果犹如这片土地上的文学之花,绚烂绽放。昭通近几年的成绩都以云师大附属镇雄中学(城南中学)和云天化中学为领头羊,城南中学近几年一直稳居头部。


图片


云天化中学今年尖子生培养成效较好,3人进入全省前50,11人进入了全省前150。此外,镇雄有多所新建学校成绩都很不错,引入省外高校联合办学的西南大学镇雄第一中学和浙江外国语学院附属镇雄中学,去年一本率均超50%,从今年所公布的600分以上的人数来看,与去年的成绩相差不大。多所学校中,镇雄芒部中学成绩提升较大,一本率从去年的23.44%提升到了39.54%。


镇雄县近几年整体教育水平在昭通市都处于领先的位置,政府引进多方优质资源创办了多所优质高中,闯出了一条县中振兴之路。


图片


镇雄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是我省人口第一大县,也是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镇雄全县目前有各级各类学校960所,有在校学生343368人。据不完全统计,在2016年以前,镇雄县每年外流到昆明、曲靖、会泽、昭通、水富等学校的六年级、九年级优秀毕业学生达3000余人,每年累计外出学生近1万人,支出费用高达2亿元以上,很多家庭因此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打破镇雄高中教育瓶颈,满足古邦儿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2016年5月,镇雄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屋建瓴,经多次深入调研与反复论证,率先与云南师范大学合作创办了云南师范大学附属镇雄中学,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借此契机,镇雄县按照“试点成功、总结经验、稳步推进”思路,继续采取“合作办学”方式,与省内外优质资源学校联合创办了西南大学镇雄第一中学、浙江外国语学院附属镇雄中学、镇雄县长水高级中学等高完中学校。通过品牌引进,镇雄县基本形成了教育全链条合作办学新格局,高中教育更是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


近五年来,镇雄县基础教育质量显著提升。截止2023年,镇雄高中阶段,累计有39人被清华、北大录取,2500余人考入“双一流”大学,9052人达到一本线,一本率从8.46%提升到20.53%,28401人达到本科线,本科率从32.83%提升到52.68%。


滇东北,这块受儒家文化深远影响的土地,孕育了镇雄这个教育重镇。历史上商贾文化与移民文化的交融,为滇东北地区带来了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唐继尧、龙云、卢汉等人的政治活动也间接影响了云南的教育政策和文化导向,使得滇东北地区的教育得到了更多的资源倾斜和政策支持;龚自知等教育家更是身体力行,直接参与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滇东北极端多样的气候环境,让勤奋刻苦的精神从先辈传承至今,深深刻在每一个镇雄人的基因里。



玉溪


今年高考情况,仅得知玉溪一中全省前50名的数据,网上流传两个版本一个是3人、一个是7人,但相比去年都有了新提升,玉溪教育前几年持续下滑,从去年开始有了一些新起色。


图片


历史上,玉溪的普高教育曾一度充满荣光,玉溪一中6次取得全省高考最高分。然而,如今玉溪的普高教育质量较之辉煌时期有了一定差距,虽然近年来取得一些成绩,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尖子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尖子生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也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举措。玉溪一中近两年就开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去年学校组建了英才班,系统统筹安排英才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前进行初高中学段衔接。同时,还派老师到省内外学习,引进校外资源合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引进名校、名专家等优质资源,开设“强基课程”,成立学科竞赛部,力争在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拓宽赛道,与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


不只玉溪一中,玉溪的其他中学也都把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措施来提升教学质量,期待未来几年,玉溪教育能有新的发展与突破。



保山


保山,坐落于云南西部边陲,是南方丝绸古道上的关键节点,拥有四季如春的气候与肥沃土地,自古便是文化交流与物资集散的重镇。其历史深远,文化积淀丰厚,尤其以永昌古道闻名,见证了哀牢国的辉煌与哀牢归汉的重大历史事件。保山不仅自然环境优越,被誉为适宜居住之地,其人文景观同样丰富多彩。


而腾冲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便因“蜀身毒道”的开通而成为华夏文明与南亚次大陆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原文化的种子在此落地生根,滋养出一片独特的文化绿洲。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赞誉,更是见证了腾冲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生。自明成化年间设立司学以来,腾冲教育体系逐步完善,从古老的孔庙、秀峰书院到现代的完整教育架构,腾冲始终将教育视为社会进步的基石、文化传承的命脉。


图片
腾冲和顺古镇艾思奇纪念馆


腾冲的教育历程,如同一部活生生的“汉书”,记录着这里的人们如何在崇山峻岭间不懈追求知识与智慧,从古代的进士举人到近现代的思想大家如李根源、张问德、艾思奇,再到今日的清华、北大学子,腾冲的教育传统代代相传,不断孕育出引领时代潮流的社会精英与国家栋梁。每一次社会的进步与思想的觉醒,背后都离不开教育的启迪与文化的滋养,腾冲一中正是这一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优异的教学成果,展现了边疆之地也能绽放出耀眼的文化光芒。


作为历史名城的腾冲,时至今日仍旧保持着其在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今年高考,腾冲一中依然表现不俗,4个全省前50,一本率90.88%,需要注意的是,今年边疆加分少了10分,腾冲一中在不含边疆加分的情况下,一本率仍达82.67%,十分不易。


近几年,保山以“大抓教育、狠抓教育、长抓教育”为战略方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加大教育投入,实施多个教育振兴项目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力量,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


去年,保山教育研究院揭牌成立,在市委书记的重视下一口气配齐90多位教研员,保山教育研究院承载着为全市教师成长“充电蓄能”、为教育发展“强筋壮骨”的重要职能,对提升保山校长、教师队伍的能力素养,促进保山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图片


提到保山,不得不提的就是从施甸一中走出的航天员桂海潮。云南保山施甸县作为一个偏远且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地区,却走出了桂海潮这样的杰出航天人才。除了桂海潮自身的勤奋努力外,还得益于当地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与升级,以及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2000年,时任县委书记尹成文深感施甸一中在理科教育上的局限,尤其是缺乏必要的理化生实验室,他向时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杨崇龙反映了这一迫切需求,表达了对改善当地教育条件的殷切希望。杨崇龙厅长安排了40万元的项目资金用于施甸一中实验楼的建设。2002年,实验楼竣工,桂海潮于当年进入施甸一中就读高中,正是在这个新建成的实验楼里接受了更加系统、实践导向的理科教育。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育,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支撑。


2021年以来,保山在教育领域的投入持续加大,教育支出连年攀升,分别达47.1亿、48.5亿,占公共预算支出比例显著,这不仅是对“入学难”问题的直接响应,更是教育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的有力证明。



大理


大理,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不仅以其风花雪月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更是滇西教育的一颗璀璨明珠,但近几年教育却无明显起色,大理去年下关一中、大理一中、祥华一中均有全省前50的学生,今年名单里少了大理一中,且全省前50学生整体比去年少了2名。新晋级一级一等完中的大理新世纪中学今年也没有公布任何高考数据。


图片


与此同时,祥云县作为大理教育的坚实基石,展现出了逆流而上的活力。表中四所学校,整体成绩都有较大突破,祥云一中和祥云四中去年600分人数都不超10个,今年纷纷翻番。祥华中学不仅尖子生突出,一本率比去年提升了20个百分点,仅次于下关一中。


大理尽管在传统应试教育的竞争中略显疲态,但在教育领域的另一维度上,却书写着别样的辉煌。不同于传统应试教育的沉闷,大理成为了国内民间教育实验的先锋,引领潮流。在创新教育上,大理跑赢了北上广,成为全国民间教育实验中心。这里分布着几十所新式教育学校。


2012年3月,做纪录片的陈钢和几个家长在大理创办了“猫猫果儿”幼儿园;曾在新华社做记者的陈阵创办了苍山学堂;推崇灵性教育的萧望野创办了那美学校;2017年,音乐家龚琳娜也和德国丈夫带着孩子来到大理,尝试“在家教育”;被称为“中国的鲍勃·迪伦”的杨一,如今也在大理致力于幼儿教育,在幼儿园传授吟诵、古诗词、书法。幼幼花园、溪谷幼儿园、蔬菜教育社区、美森特森林学校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学校虽然教育理念各异,但共同指向一个核心——超越应试,拥抱自由教育的新天地。


图片
“猫猫果儿”幼儿园


大理输了应试教育,但却赢了自由教育,这不禁让人深思: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是单一维度的分数竞争,还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激发每个灵魂的无限潜能?



临沧


临沧一中依然凭借一己之力撑起了临沧教育,今年边疆加分少了10分,所以临沧一中全省前50的人数与去年相比有所减少,但600分人数和一本率都有大幅增加,97.5%的一本率在全省学校能够排到前五。


临沧一中在十多年前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边疆学校,成绩不出众、教师水平不高。真正的转折是2009年10月,高家余就任临沧一中校长,将学校从走读式改为寄宿制,建立个各项规章制度,带领学校在2013年评为云南省一级一等完中。高家余校长也被认为是临沧一中的灵魂人物,临沧一中能取得如今的成绩,高校长做出了重大贡献


图片

2023年,高家余校长退休,临沧一中由冯应舟担任校长,由于去年临沧一中的成绩“超神”,今年换任校长后的第一届高考自然备受瞩目,事实证明,临沧一中并没有受其影响,并且成绩又有了提升,说明临沧一中的教育质量和管理体系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机制,不依赖于个别领导者的个人作用,而是构建了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


新校长冯应舟的接棒不仅成功维持了学校的高水平教育成果,还推动了进一步的发展,表明学校在师资培养、教学方法、学生管理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建立了坚实的基础。这证明了临沧一中已经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并能持续进步的道路,为边疆地区的教育发展树立了典范。


临沧一中之所以能够在教育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关键原因还有地方政府教育部门的重大投资力度。以2023年的公共预算为例,临沧一中独占鳌头,获得了高达1.2亿元的资金支持,这一数额超越了曲靖一中的9800万元和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8900万元两所顶级学府的预算。这充分证明,优质的教育确实需要实质性的资金支撑——真正的“真金白银”方能铺就教育的成功之路。


对于任何地区而言,欲提升教育水平,政府必须展现出在财政投入上的决心与魄力,不仅要慷慨解囊聘请顶尖的管理人才与教师队伍,还应通过丰厚的奖学金制度吸引最优秀的学生群体,同时,减免学费、慷慨奖励等措施也不可或缺。一旦资金得到充分保障,优秀的师资力量与学生群体自然汇聚,而教育的成功也就水到渠成。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经济繁荣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前提条件,但临沧市却以实际行动颠覆了这一传统观念。尽管在2023年云南省各州市的GDP排名中,临沧仅列第11位,其经济规模仅为昆明的七分之一、曲靖的四分之一,面对人口基数小、经济发展水平有限以及地理位置并不优越的多重挑战,临沧却能在高中教育领域脱颖而出,这一非凡成就与临沧市政府前所未有的高额教育投入密切相关。临沧的实例生动诠释了,即便在经济与地理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凭借政府的远见卓识与重大财政支持,也能书写教育辉煌的新篇章。


近年来,临沧市教体局还牵头主导,大力推广临沧一中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和模式。成立以市一中为龙头的临沧市高中学校教育联盟,以“1+N”模式孵化、 托管和帮扶兄弟学校,帮扶成绩显著。



红河


红河是一片文化沃土,多种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绽放璀璨光芒。千年哈尼梯田,临安古城,“滇南琼玉”建水紫陶,吹响云南走向近代社会号角的滇越铁路,百年开埠通商积淀深厚、留存记忆,令城市绽放了无数奇迹,百年云锡矿业缔造传奇、铸就辉煌。


图片红河元阳梯田


煌洪武年间,石屏文化繁盛、人才辈出,寺庙书院多达十多座,有“五步三进士,对门两翰林”之说。明清两代石屏出过638个举人、77个进士、15个翰林,还有云南唯一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教育之火,绵延数百年,在这片土地上持续燃烧,照亮了红河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之路。


今年高考,红河州一中依旧保持优异成绩,与去年相差不。弥勒庆来中学作为一级三等高完中,能出一个全省前50,十分不易。


图片


红河州一中近年来成绩耀眼,更多得益于2016年从会泽实验高中调任来的李寿鼎校长的引领。据说,当时李寿鼎校长从会泽带来了30多位骨干教师,通过几年的发展,从2021年起一本率就突破了90%。


2016年红河州政府举全州之力投资6.8亿元,以400亩土地举办了州一中,红河州一中现有两个办学牌子,一个是红河州一中,一个是红河州一中实验中学。红河州一中实验中学设立于红河州第一中学校园内,与红河州第一中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一班人员,一套制度”的管理体制,其他机构编制事项不变。学校管理、师资队伍、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保障均与红河州第一中学一致。不过,此模式引起不少非议。


在红河州,蒙自一中值得一提,据了解,去年蒙自一中600分以上仅有2人,而今年考出了18人,一本率提升了18个百分点,本科率提升31个百分点,实现较大突破,蒙自一中去年12月引进会泽茚旺高中副校长吴仕君担任校长,仅半年就有了显著的办学成效,说明蒙自一中在引入新的管理团队和教育理念后,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吴仕君校长的到来,为蒙自一中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提升策略,说明一个优秀的校长对一所学校有多重要。


图片

红河州教育一直以来不均衡性都很高,但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创新管理模式,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教育质量和学生成绩的显著提升,它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式,值得其他州市、学校借鉴。



其他边疆地州


云南八个边疆州市有:怒江、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红河、文山。近两年,临沧、保山、红河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但其他边疆地区所面临的教育挑战仍不可忽视。


云南边疆地区作为中国西南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与自然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教育挑战,这些挑战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教育环境。地理环境的特殊性、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民族多样性和文化差异以及传统落后的社会认知和家庭观念,仍然在极大程度上制约着边疆教育的发展。好在各边疆地区均在积极探索教育改革发展之路,并且初见成效。


文山的砚山实验中学今年冲进全省前50的有1人,成为今年文山高考耀眼的存在。2022年以来,文山加大教育投入,外聘新校长、引进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效果立竿见影。广南上海新纪元学校和砚山实验中学两所学校一个引入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一个引入建水实验中学,两所学校“国有民办”的教育模式引领文山教育“弯道超车”。


图片


去年,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共有11名学生位列全省高考成绩前50名,彰显了学校的卓越教育水平。然而,今年的相关数据尚未公之于众,这一变化很大程度上可能与边疆地区加分政策的调整有关,导致顶尖学子的优势不再如以往那般明显。此外,必须指出的是,过去几年间新冠疫情对地方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教育领域亦未能幸免,资金紧缩也成为了制约教育发展的现实挑战。


近年来,西双版纳凭借对外部优质教育资源的积极引进,已经在教育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西双版纳州第一中学与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成功合作,不仅引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体系,还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此外,曲靖一中与景洪国资集团强强联合创建的曲靖一中景洪学校,今年高考中有1名学生成绩跻身全省前五十,连续两年展现亮眼成绩,验证了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对边境地区教育振兴的显著作用。


今年西双版纳值得关注的还有勐海中学,去年,宣威六中老校长何学平带领一批宣威的学科团队到勐海中学,今年在尖子生上有了新突破,279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600分以上有5人,最高分理科657分,办学成绩初见成效。何学平曾经创造了把宣威六中一本率从23%提升到91%的奇迹,勐海中学在何学平校长的带领下,未来可期。


图片

自2022年起,普洱市教育领域迎来了两位重量级人物——原会泽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张宏、陈加明,他们分别就任普洱市教体局局长与普洱市人民政府教育发展顾问的职位。他们履新后的头两年里,显著成效尚未全面展现,鉴于这两位领导者皆是携带着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和深刻洞察力调任至普洱市教育部门的高层,民众对他们在普洱市教育统筹与深化改革方面的努力抱有高度期待,但教育改革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内教育变革的果实可能尚未完全成熟。相信,普洱市教育的长远发展蓝图在他们的共同擘画下,无疑仍旧充满潜力和希望。


我们未能获取到普洱、迪庆及怒江的具体数据,这些地区的高考成绩历来在全省中下游徘徊。衷心期盼这些地区的教育事业能够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与振兴,让教育之光惠及每一寸土地上的百姓。



关于高考数据的思考:


追求高考成绩提升的过程中,云南部分地区高中采取了多种策略,其中一些策略可能表面上提高了“一本率”等指标,但实际上可能涉及教育公平和统计方法的争议。常见的做法就有:


1.减少分母策略:通过筛选生源、劝退或转学的方式以减少可能拉低学校平均分的学生数量。


2.委托培养:与外省市的优质高中或高补机构合作,将部分学生送到对方学校就读,利用对方的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然后计入本校的升学统计。


3.一校两牌或多牌:在本校之外设立分校或校区,名义上是独立学校,但实质上共享资源和管理,通过这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同时分散生源,提高主体校的一本率。


4.复读生:部分学校为了提升吸引力,花重金购买已经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来校复读。短期博取学校眼球,却占用了云南考生的清北指标。


5.高职单招和艺考分流:引导文化课成绩较低学生转高职单招或艺术类考试,以此手段虚增一本上线率。


这些做法或许能在短期内提高学校高考各项指标,但从长远来看却会影响教育公平。什么是高质量的学校?什么学校在真正地凭良心办学?相信老百姓自有慧眼辨别。同时,时间是最公正的评判者,它能淘洗掉表面的浮华,留下真正有内涵、有益于社会的教育典范。


图片

新时代下,

云南教育蓝图如何描绘?


在对2023年、2024年云南省高考状况的深入分析中,可以明确观察到一个趋势:高分考生及高升学率不再集中于少数城市地区,而是广泛分布于多个地州市。临沧一中、腾冲一中、红河州一中这些边疆学校正在引领边疆和地州教育振兴。


近年来,为提升教育质量与公平,云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引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持续优化资源配置、高度重视边疆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鼓励各地采取集团化办学等。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云南整体教育的不均衡性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但以目前情况来看,离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仍有差距,面临诸多挑战:


· 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 教育质量与效率提升

· 教育公平与社会期望

· 教师职业倦怠与激励机制

· 科技融合与数字化转型

·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

· 新高考改革的适应性

  ……


要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云南各地州还需在多方面进行努力:



均衡教育资源分配

政府要舍得投资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加大对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这些地区的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创新教育模式

引入“民间”力量,通过政府与民间资本、教育资源的合作,创新办学模式,利用民间资金和管理经验,解决教育落后地区资源短缺的问题。这种“国有民办”模式在提升硬件设施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为高考教育提供了更优质的资源环境。



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和老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理念。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尤其是在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



深化新课改落地

新课程、新课标强调了核心素养和灵活性,要求教学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验操作等实践技能,而非单纯的知识记忆和刷题训练。这要求学校持续深化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确保“教考衔接”。



深化高考改革与个性化教育

继续完善新高考制度,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选课,同时推广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规划未来。引入更多元的评价体系,不仅考核学科知识,也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推进教育科技创新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进行精准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和个性化学习体验。同时,通过科技手段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覆盖。



鼓励教育创新与实践

支持和推广像大理那样的新教育探索,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发展,开展项目式学习、STEM教育等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优化教育管理与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减少单一以考试成绩为评判标准的现象,倡导全面发展。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和指导,确保教育改革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图片


教育发展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足球赛,有领先的,有追赶的,有逆袭的,有稳扎稳打的,有惊喜,有遗憾,更有思考。教育路上,分数不是唯一,如何培养出既有分数又有灵魂的学生,才是我们最该关注的。


“教育不举,云南不彰;教育不振,云南不兴。”“不重视教育的领导不是好领导,抓不好教育的领导不是合格领导。”在新时代背景下,云南教育的每一步改革与创新,都是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的重要步伐。云南教育的未来,需要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把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以教育之力,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随着新高考制度的实施与AI时代的到来,同时,职业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诸如普职融通、五年一贯制及中本贯通等创新模式的加速推广,为教育多元化铺设了新的轨道。云南今年还毅然实行了普通高中跨地州招生的全面禁令,无疑为高中教育的生态格局增添了新的变数。


面对这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挑战,学校要如何应对?未来又将交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



图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