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指挥棒”:第四轮“国测”来了,校长、老师要重视!

2024-09-04


近期,云南省各个县、市教育部门、部分学校陆续发布了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相关通知。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现场测试将于5月22日全天和5月23日上午进行。监测内容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学科领域的学习质量以及课程开设、条件保障、教师配备、学科教学、学校管理和区域管理等相关影响因素情况。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制度,考试分数是学校、家长和教育部门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最重要的指标,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存在着以中考、高考成绩衡量地方“教育政绩”的倾向,既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旨在“应该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方面发挥真正的“指挥棒”功能,从而引领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图片

素质教育的

“指挥棒”和“体检仪”


根据教育部2021年9月15日印发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2021年修订版)》,今年5月份要对全国中小学开始第四周期“国测”。国测的目的是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引导促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多年来,义务教育国家监测以“指挥棒”全面衡量教育质量,引导教育健康发展。


自2015年起,国家监测每三年一个周期,科目主要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心理健康,基本包含了目前中小学的所有课程。监测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四年级和初中八年级学生。第一年度监测数学、体育与健康、心理健康,第二年度监测语文、艺术、英语,第三年度监测德育、科学、劳动。历经三轮的沉淀与迭代,2024年迎来了第四轮“国测”时代。


图片

2024年“国测”时间安排


今年国测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等前沿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测试、人机交互测试等方法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学习教育情况进行全覆盖测试,从而系统找出影响学生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以评促建,推广典型地区经验案例,实现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化发展。


国测客观反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及其变化情况,深入分析影响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转变教育管理方式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国测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是纠正以升学率和分数作为评价学校和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推动义务教育质量和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国家监测结果也将直接应用于督导评估工作,作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等工作的重要参考。


质量监测是我国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指挥棒”和“体检仪”,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势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图片

第四轮“国测”来了

各地如临大敌


为了迎接5月22日至23日的国家监测,从四月起,云南省教育部门系统性地响应,强化国测的重视,各地陆续组织关于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实施工作培训会、动员会,确保学校层面,各地教体部门、学校加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宣传力度,力促国测的顺利进行。


虽然国家指定的监测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四年级和初中八年级学生。但是,这样大周期大范围大规模的国家层面监测,对于各地和学校来说已经属于名副其实的“大考”了。


尽管国家层面的目的仅是“以测代促”,但是这前所未有的规模体量对于各地的教育主官和广大中小学校长来说,甚至比高考还有“压迫感”。


云南各地各校针对国测,成立了监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细则》《工作手册》《应急处置预案》等,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通过加强宣传力度,强化业务培训,统一配备测试用品,开展视导督查,为监测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所抽到的样本学校还需要完成各类信息上报、校内测试人员安排、参测年级师生的网络填答练习和校内测试操作规范的培训,以及测试模拟练习等工作。


图片

但是也正因为只涉及四年级和八年级两个年级,而这两个年级上面又有小五小六毕业年级和初三初四(九年级)中考大关,因此,四、八这两个国测年级平时往往又被忽视。于是每每眼看国测临近,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门都开始如临大敌,许多中小学也开始慌了神。


这场“大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检验,更是对云南省乃至全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作的一次全面审视和推动。


图片

如何应用国测结果

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国测对把握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状况、提升政府教育决策的科学性、促进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发挥支撑性作用。更重要的是,教育质量监测能引领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纠正仅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学生唯一标准的做法,成为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的制度突破口。


面对国测,校长、教师应持理性态度,视其为教育的“体检报告”,通过国测为教育发展“把脉问诊”。



理性看待:

让国测为教育发展“把脉问诊”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核心指标之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改革发展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全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印发的《2035加快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的要求,云南省自2020年起已全面参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并将监测结果作为考核评价学校办学水平、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以及督导评估和优质均衡的重要依据。这充分表明了质量监测在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的关键地位。


对于国测的结果,每年云南省各级教育部门均会通过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反馈解读会,详细分析云南省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呈现出的亮点,同时客观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发挥质量监测诊断和服务功能,为各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性和坐标尺,切实推动义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加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图片


2020年,云南省体育中考从50分调整至100分。这项改革便是基于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云南省监测结果而提出的。


2018年国测的云南监测结果显示:在16个县抽查了小学四年级和初中八年级的数学和体育两个科目。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周课时超过正常课时的68%,初中阶段八年级数学课周课时超过正常课时的90.8%。小学四年级学校体育开课达标率61.2%,到初中八年级,体育开课达标率只有38.7%。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经过多方调查研究论证,云南决定把中考体育分值从50分提高到100分。目的是让学校更加重视体育课,让家长更注重孩子体质健康,为实现健康中国、健康云南贡献智慧和力量。


教育部在2021年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中,对考试次数和组考层次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但该文件同时也强调了加强学业质量监测的必要性,鼓励各地完善本地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工作。这既是对教育质量的全面把控,也是对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



主动作为:

应用“体检报告”推动教育发展


对于每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所形成的报告,由于《报告》发布时间不长,同时又不是对每个学校的“个性诊断”,基层中小学校普遍存在重视程度还很不够的情况。因此,《报告》的应用价值大多还未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这就需要基层学校切实担负起应用监测结果的责任,主动作为。


如何应用这些高质量的“体检报告”为学校教育发展“把脉问诊”,是摆在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中小学校长应充分发挥《报告》的价值,根据《报告》和学校实际,积极转变教育治理方式,不断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切实纠正以分数作为评价师生唯一标准的做法,扎实提升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学生健康成长水平,落实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首先,基层学校校长需要把握每年国测报告的整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了解义务教育监测结果的基本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校长要通过问题以及得出问题结论的数据,看到学校教育应努力的方向,并认真学习“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建议”中专家提出的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这样学习国测报告,有利于基层教育工作者厘清“问题是什么”“问题怎么提出来的”“怎么解决”的逻辑关系,也为基层学校优化教育治理提供了借鉴。


再次,校长要联系实际,根据报告设计相应的调研问卷,将调研的学校实际情况与国测报告的内容进行联系比对,找出学校与全国各地普遍情况的共性与区别,让学校办学有着更为精准的定位,提升质量有着更明确的方向。


有了提升教育质量的明确方向后,学校对国家教育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工作还必须要有“结合思维”,学校要将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融通到课程教学、学生发展、环境营造等各项工作中,实现对国测报告针对性解读之后的落地回应。


图片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深入实施,标志着教育评价不再单一依赖分数,而是转向全面客观、科学、全面的“体检”,它是素质教育的航标,是教育航行的灯塔,它引导着教育航向全面发展,确保教育实践不偏离正确航道。


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指挥棒下,教育改革的航程已开启,教育者们应在教育的深水区紧握这指挥棒,共同开启一段新的教育旅程,航向素质教育的蓝海,为教育的未来,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图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