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学期,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制的新教材将开始投入使用,并逐步铺开,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新一代教材。虽然还没有官方发布关于义务教育新教材全面启用的通知,但从各地的消息来看,新教材即将呼之欲出。
2023年7月,第三届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教育部相关人士表示: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将全面启用新的粤版教材。
2023年9月,江苏省教科院办公室主任、机关党组织书记何锋在“新课标”小学英语培训活动上指出,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之下的新教材将从2024年秋季开始使用。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了《202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工作要点》,其中就有“2024学年义务教育有关年级启用修订后的教材”这项工作。
为什么要修订新的教材?2022年教育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对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评价方式等均作了调整,涉及学前至九年级课程新变化。目前使用的教材多为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产物,已经不能适用于当前对培养未来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义务教育新教材变化导向
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指导下,新教材或将产生一些关键变化,以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导向:新教材可能会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的能力,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
课程内容优化:新教材课程内容可能进行调整和更新,删减一些陈旧或过时的内容,增加反映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知识,如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新成果。
跨学科整合:新教材可能会更加注重跨学科学习,融入更多跨学科主题和项目式学习内容,促进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性和探究性增强:新教材可能会强调实践活动和探究学习,增加实验、调查、讨论、社会实践等环节,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提升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信息技术融合:新教材可能会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在各学科中融入数字工具和资源的应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传统文化与国际视野:新教材可能会更加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拓宽国际视野,引入多元文化内容,培养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差异化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新教材设计可能会更注重满足不同学习需求,提倡分层教学和个性化学习路径,以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学习要求。
生态文明教育:新教材可能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融入更多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生活理念,关注可持续发展。
语文教材改版的2大方向
按照新课标要求,新教材是以“学习任务群”来整合单元教学的。采用“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更重要的,是为了减少灌输式讲解,减少“刷题”,多匀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带着问题学,拓展阅读面,扩大阅读量。教材的“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的编写方式是新的,和以前常见的习题不太一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安排,其中都已经有所提示或者建议。
新教材实施“学习任务群”单元教学,所谓“课”的构成原则也产生了变化,不再以单篇课文或者课时作为“课”的基本构成单位,而是根据“任务”来设 “课”。以往一篇就是一“课”,现在也还有一篇作为一“课”的,但更多的情况是一组课文为一“课”。因此教学的方式也会变化,不再一课一课地教,而是一组一组地学,即所谓“群文教学”。
在新教材中,单篇教学和“群文教学”是并存的。比如有些古文,有些比较深奥的经典,就仍然设计为单篇教学。注意,“群文教学”也应当有精读、略读之分,一课之中的两篇或者三篇课文,总有一篇是要精读的,老师要举例子,给方法,给读书和思考的方法,其他则让学生泛读。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对语文新教材评价:
这套教材的“新”,并非以革命的姿态把以前的教材教法全部颠覆,它是“守正创新”,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变化革新,是那种大家经过努力就跟得上的“创新”。所以老师们不必焦虑。
使用新教材,改革语文教学,一定要立足于各自的学情,根据自己所在地区、学校或者班级的条件,在原有基础上去逐步调整、改进与更新。新教材的使用能否让教学更上层楼,关键是教师,老师的思想和业务水平必须跟上,吃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
使用新教材,不只是教学方法要变化和适应,最主要的还是教学观念要更新。
英语教材改版的3大方向
本次英语教材改版显著提高了学习的综合难度,从小学基础向上大幅度跃升。具体表现为:
词汇层面:提前纳入高阶词汇,如“country”、“information”,要求学生在更低年级掌握较难词汇。
语音强化:语音教学不再是边缘内容,而是每个单元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语音基础的牢固建立。
语法加速:将原七年级下学期的语法点如情态动词、there be句型提前至上学期,促使学生尽早接触并适应复杂句式。
话题扩展:提前引入如“school subjects”、“Club”等多样化话题,丰富学习内容,促进兴趣激发。
阅读挑战:阅读材料难度与长度增加,结合深度话题理解练习,培养学生从信息提取到观点形成的批判性思维。
新教材通过增设project和reflecting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真实情境中使用英语,从而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训练方面,课后练习如Think and Share鼓励学生在理解文章基础上进行总结、完形填空,并引导他们进行开放性问题讨论,促进逻辑思维和创造性表达。
这些改动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而非仅仅停留在语法规则层面。
改版教材更贴近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国际教学标准,模仿原版英语教材的特点,减少了对纯粹语法句法的过分关注,转而强调语言的自然表达与实际应用。课程设计中融入了更多现实对话和情境模拟,帮助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自如运用英语。
教材鼓励开放式学习,减少对标准答案的依赖,鼓励学生形成独立见解,这与国际教育趋势相吻合,促使英语教学回归语言交流与文化理解的本质。
同时,新教材也促进了学习观念的更新,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估和知识整合能力的培养,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新版教材确实为英语老师带来了更高的挑战。那种只让学生背单词、学语法,采用死记硬背,缺乏口语实践的教学方法需要被淘汰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使用新教材
教师要做好4项准备
义务教育英语教材副主编鲁子问最近先后在山东、贵州、湖北、新疆等地开展新教材试教及集体备课与课堂观察分析等教研活动,并开展了与教师和学生的访谈,根据需要开展了新教材使用的教师培训工作。
如何用好新教材,基于新教材更好地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鲁子问教授认为,教师要做好使用新教材的4项准备工作。
使用新教材,教师不得不抛开过去的部分成功经验,走出轻车熟路的教学舒适区,而且新教材对教师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用好新教材,教师应该做好直面困难和勇于战胜困难的积极心理准备。
首先,教师应准确理解教材迭代的本质,更新自身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
不少教师不理解为什么每过十来年就要换新教材。教材是课程实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性材料,需要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迭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亦明确要求教材要不断修订。教师应积极面对新版教材,积极抓住教材迭代的契机,及时更新升级自己的学科知识与能力,及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其次,教师应从学生视角而非经验视角来把握教材内容与活动难度。
受访学生普遍反映,新教材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更接近他们的真实生活,虽然内容多、要求高,但学起来并不难。试教课堂教学成效也显示,学生掌握起来的困难程度明显低于教师预期。教师应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学习能力出发,评价新教材的知识与能力要求的难度,并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不是自己已有的教学经验来设计新教材学习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再次,教师应从学生学习可能的视角而非教材编写者视角分析教材。
教师应基于学生真实情况,从校本与生本视角理解新教材,开展新教材使用的教研、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这是课程标准编制者、教材编写者、考试命题者、教研员皆无法代替教师完成的工作,也是教师最基础性的本质工作。
访谈中,部分教师认为“新教材内容多、活动难,有限课堂时间内教不完”。鲁子问认为,教师需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教材功能,改变以前“教材是教师带着学生全面透彻地学习的材料”的片面认识,树立新观念,认识到“教材是为教师引导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实现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丰富可能性,实现学科育人目标的材料”。
首先,教材是学科育人的材料,利用教材开展教学,核心功能是通过学科知识学习与活动的开展实现立德树人,而不单纯只是学习学科知识。
其次,应建构用教材的丰富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材使用意识,走出“教教材”与“教不完”等窠臼。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走出“以教材为世界”的传统理念,建构“以世界为教材”的学习场域。2024年版义务教育新教材为学生更广泛的学习与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基于教材所提供的丰富内容开展个性化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基于教材实现个性化发展,远比教师把教材“教完”更重要。
新教材之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教材教学理念的新,如以跨学科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就体现在很多学科的义务教育新教材之中。因为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以前的单一学科知识学习与能力发展已不适应时代要求,亟待转型升级为解决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真实问题所需的跨学科知识与能力,这使得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用好新教材,必然要求各学科教师依托本学科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也要求多学科教师开展合作,共同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综合学习实践活动,共同开展跨学科教学。
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可以从自己专业学科出发,拓展相近或相关联的学科知识,从而提升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能力;亦可通过多学科教师合作的方式,开展跨学科教学实践,或参加区域的跨学科教研活动,尤其是基于本学科教材的跨学科教研活动,在交流研讨中学习其他教师的经验,提升自己跨学科教学能力。
新教材之新,还体现在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要求上,如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的能力,因此,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学习成为新教材的普遍要求。项目学习也是跨学科学习的主要方法。
教师应基于国内外已有教育实践和本校学情,拓宽视野,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组织年龄较小的中小学生开展项目学习的领导力。这些都要求教师做好方法上的准备。
新教材尚有其他教学能力、方法方面的新要求,教师亦应做好相应准备。
义务教育新教材的启用不仅是对教育内容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和模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教师作为这一变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适应新教材,教师不仅要在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上做出调整,更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并积极参与培训、勇于尝试新方法、持续自我提升,引领学生在新的教育生态中茁壮成长,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时代新人。
在新教材未面世的这段时间,除了教师要做好新老教材衔接的准备,校长更需要有所作为,抛却“等、靠、要”的心态,在学校营造研究新课标、落实新课标的“小气候”,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基于课标、指向素养、超越教材”的教学调整与优化,促进教研方式转型,这是保证每位教师落实新课标精神、做好过渡期教学的有力保障。